领骑网 领骑网
  • 首页
  • 资讯
    • 赛事
    • 骑事
    • 装备
    • 产经
    • 她行
    • 领汽
    • 活动
  • 领骑购物
  • BiliBili
  • TikTok
  • 专题
  • 注册 登录
  • 首页
  • 资讯
    • 赛事
    • 骑事
    • 装备
    • 产经
    • 她行
    • 领汽
    • 活动
  • 领骑购物
  • BiliBili
  • TikTok
  • 专题
首页 › 产经 ›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
产经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

3年前
20,929 21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领骑网
图片©Qicycling 已经退出市场的某国产电动自行车品牌产品的局部资料图

这篇文章可能会是熊大写到目前为止举证引例最多的文章了。让数据说话是更强而有力,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

会写这个主题的原因,是熊(作者老侯)跟业内朋友聊天提到这个话题:为什么在欧美很火热的E bike在大陆似乎火不起来?

而熊大正好对此议题有过一些思考,也做过研究,所以写出自己的观点,给大家做个参考。

电动助力自行车,一般称为E bike 或者 E pedaling,指的是依然需要踩踏不过会有电机系统作为辅助动力的产品。

从2011年至今,E bike在欧洲几个主力市场几乎每年是超过10%成长,美国的E bike市场发展比较晚,但现在也有明显快速增长趋势

而过去几年来,也有一些国内代理商引进这种E bike,但是大家可以看得见,E bike目前在国内还没发展开。

有些人认为是价格太高,还有人说这是伪需求,也有人觉得这就不是骑自行车了阿!

熊大在某媒体文章的评论看过几个对E bike的评论:

1:基本是科研人员脑洞短路的产物。

熊大看法:请您解释Ebike在欧洲连续多年高速成长原因?难道欧洲消费者是SB?

2:对于写这篇文章的,我想说一句你个low比,我觉得真正喜欢骑行的,对这个都很不屑

熊大看法:看完熊大以下观点,再回头看看屑不屑

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欧美盛行的E bike,在目前国内看来并没有如欧美市场那么火呢?熊大跟大家分享个人的研究状况供参考:

首先先说明:以下这些分析,是早在8年前熊大还在产业内时就已经分析过的结果,也是跟一些产业内朋友,国外品牌团队聊过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首先,市场发展一定是基于某些前提条件被满足了,熊大对欧美主力市场的E bike前提条件有以下假设:

前提一:骑车人口足够多

以下信息来源:雨果网的文章

荷兰自行车保有量达1800万辆,高端自行车受青睐

从总量上说,中国乃世界有名的自行车王国。但是从人均占有量来说,荷兰乃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自行车王国。荷兰自行车保有量为1800万辆,比人口多出120万, 适龄骑车者人均拥有1。3辆,每天骑车出行人数约达500万。

以下信息来源:搜狐的文章

这是一个人均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丹麦是一个人均拥有自行车量最多的国家,自行车有着比汽车更显赫的地位,以2010年的数字看丹麦每千人拥有汽车量为480辆,远低于美国的809辆,也低于英法德和日本等国,但丹麦千人拥有自行车量却达到了840辆,全国自行车专用道达到12000公里。在哥本哈根,自行车的数量是汽车的五倍52万市民,却拥有56万辆自行车。

以下信息来源:环球网的文章

德国人爱自行车胜过汽车 平均每家2.3辆单车

德国约3000万户家庭至少有1辆自行车。德国总共约有6700万辆自行车,平均每个家庭约2。3辆。而德国人汽车的拥有量才50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德国人拥有的自行车多过汽车。

中国市场的自行车总量的确很大,但讲到自行车的” 人均占有量”,可能还是差一截。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到:内销市场的自行车平均单价与成熟市场的差距。

前提二:人口结构

让我们看看几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图

首先是欧盟的自行车市场大国-德国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领骑网

另一个欧洲的自行车市场大国-荷兰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领骑网

再来看看美国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领骑网

这是中国CHINA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能行吗?根本原因解析-领骑网

留意一下各国的中年以上占比,而且这几个欧洲国家的人口老化严重甚至是人口负成长,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德国跟荷兰这两个欧洲主要自行车市场,能看到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50-60岁,美国也是,但是可以看到美国的年轻劳动人口数占比还挺均衡的;熊大没再去调其他欧洲国家的数据但熊大有理由相信,图形应该是差不多的。中国的占比最高年龄段是40-50岁,这点倒是挺接近,原因也很简单-战后婴儿潮。

但是中国的40岁以下又有一个占比较高的20-30岁值得留意,中国正在极力避免其他国家都发生的事情,就是人口负成长

战后婴儿潮的人口老化,加上人口负成长的劳动人口减少,老龄化问题会让政府财政支出更多,但劳动人口减少,表示交税人口会减少,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尤其是高社会福利国家,不过咱在这不是探讨这么深沉的政治议题的

接着我们引用一些媒体的市场数据:

1: 数据源:新浪的文章-2017骑行大数据报告:运动人口1200万

       (其实熊大认为应该是没那么少,2000万以上应该是有的)

2: 在美骑2017中国运动自行车行业报告当中

运动自行车爱好者的年龄调查状况

小于17岁11.58%

18-25岁37.15%

26-30岁19.71%

31-40岁22.25%

41-50岁7.78%

51-60岁1.24%

大于60岁0.3%

各位,在这份调查当中,40岁以下占了90.69%,41岁以上仅占9.32%,我们姑且用这个比例来换算运动自行车人口数。

1200万x9.32%=111.84万的40岁以上运动自行车人口

注意,我用的是”运动自行车人口”,不是所有自行车人口,因为,这是建立在”喜爱”,”习惯”骑行自行车基础上,因为如果以通勤为主需求的话,熊大认为国内消费者更倾向不需踩踏而且均价更便宜的纯电动车。

况且,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点,就是GDP以及更重要的在自行车运动的支出占收入比,熊大有理由相信,即使GDP差异逐渐缩小的现在,在自行车的支出占收入比这点,咱应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好的,从以上信息综合来看,熊大想表达什么呢?

通俗的讲,现在的E bike市场建立的基础是骑行人口足够多,而这些人变老了,体力下滑了,但是依然爱骑车,所以诞生电助力车让他们继续爱骑车

也就是说,电助力车在欧洲如此受欢迎,根本上是人口结构老化受惠的产品之一。

所以,欧洲自行车市场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只是原本的主力客户结构老化,所以必须产出满足客户需要的新产品

但是熊大的意思不是说电助力车就无法在国内受欢迎,而是”现有的电助力车,无论是价格/规格/型态设定,并不是为国内市场设定的。

而E bike也在继续演进中,从最早的trekking style(旅行车),City bike(城市车)持续蔓延到各种车种,现在都已经出现E-MTB (电动山地车),E- road(电动公路车)。

欧洲的E bike,最早就是从trekking/ City bike车型开始的,而熊大认为,在中国发展E bike,会是从E MTB开始。

因为这种E MTB或是E road就不单纯只是满足中老年骑行,需求了,逐渐也年轻化,带动E device在各车种衍生出的乐趣。

熊大以为,在国内市场要发展E bike,依然得先从客户族群定位开始展开。

很多行业瞄准的主力消费族群是更有可能消费升级的年轻族群,年轻族群的需求跟中老年需求可能有些不同,比如说”健康”,”环保”这个概念对年轻族群的吸引力,不如”个性”,”时尚”,”自我”,事实上,年轻人相对之下是不注重健康的,因为时候还没到嘛~没有危机意识阿!

所以,E bike得从族群定位开始,针对锁定族群做各项产品设定,包含价格策略/产品设计/配置/重量/关键性能设定等等,才能设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E bike。

在产业内,从OEM角度了解国外市场的人不少,在市场里,了解国内市场的人也不少。

但是能从OEM跟市场两种面向思考国内外市场异同处的人应该不多~

然而,熊大认为要去探讨的应该是问题背后的问题,探讨根源问题与事情的本质,做出答案假设,考虑控制变因跟应变变因,然后去验证假设是否成立?这可能是做真因分析比较有帮助的思考方式。

理解真因,知道市场成立的前提条件,持续观察市场是否正在满足前提条件或者如何引导出前提条件?然后在即将满足前提条件的时候推出能对应需求的产品?

能对品牌操盘/产品设定提供有力的方向感参考

熊大是认为,资源如果不够的话,尽量别想去强行引导市场,因为独力承担的市场教育成本是非常高的。除非,天纵英才如Steve Jobs一般能做到父性引导,然而要做到他的程度,并不容易。不过倒是很多人很想成为第二个Steve Jobs但是实际走的路,却是很大的不同

其实还可以讲很多细节跟延伸思考,但是熊大的文章经常被说太长了所以这次就此打住吧~如果这些观点能帮助到有心人,熊大还是比较高兴的,但是搞不定赞赏功能挣点私房钱就不美丽了。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熊大的异想世界

21 0
# E-Bike
相关文章
马迪奥特:公路车之地,岂容足球侵踏?
倍耐力在上海举办媒体沟通会,将以高价值产品及技术继续发力中国市场
墨西哥对中国儿童自行车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
前十月我国自行车生产量同比增长42.2%
Wahoo与UCI达成合作协议
老侯认证编辑
4文章 0评论 28获赞
最热文章
电子禁赛令:Zwift惩戒作弊车手
2月前
新华社:自行车王国为何受制于小小变速器
1月前
Cyclist编辑部:2020值得推荐的骑行产品
1月前
帝斯曼车队新赛季将使用Scott Addict RC Ultimate
1月前
  • 首页
  • 资讯
  • 领骑购物
  • BiliBili
  • TikTok
  • 专题
Copyright © 2017-2021 领骑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