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在赛事旺季走进了英国曼切斯特的场地车馆,你会发现里面业余比赛不断,而获胜者,常常是六十多岁花甲之年的老者。”
同是自行车运动员,像是克里斯·霍纳,他能在四十多岁的年龄赢得比赛,而另外有些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心疼盘爷…小编注)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一名车手,在什么年龄,你的状态会达到人生的巅峰?
从上古时代讲起,1922年的环法自行车赛就像是龟兔赛跑故事的翻版。先是Philippe Thys赢了5个赛段,然后把前轮折了。那个时候的比赛规定是不可以借助外力维修自己的车子的,所以就没有办法咯。然后是Eugéne Christophe身着领骑黄衫,直到他前叉折了。接下来Jean Alavoine连赢三个赛段,却遇上了一连串的爆胎,损失了76分钟之久。于是本来排在他之后的Hector Heusghem穿上了黄衫,然后悲伤的是,他车坏了。他本来可以修好车子上路的,却不知怎么就直接换了一辆骑,于是罚时一小时,丢掉黄衫。黄衫魔咒到 Firmin Lambot身上终于消散了,所以他以36岁的年龄,成为了环法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冠军。
这个年龄最大的环法冠军的记录还被他保持着,尽管科技的创新和医学的进步从逻辑上来说能大大延长车手的巅峰状态。所以一个车手的年龄到底在多大的时候,他的状态是最好的。这个问题不仅仅对职业车手有意义,对普通的业余车手也有意义。
英国自行车教练威尔·牛顿说:“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大多数运动员能力的巅峰在27岁左右。但事实上,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能力的巅峰都是一个窗口期的时间,窗口的范围可以是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中的很大一个范围。”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环法总冠军的平均年龄是28.5岁。而根据 ProCyclingStats的调查资料来看,其他比赛冠军的平均年龄也在这个岁数上下。数据调查了自1995年起的所有UCI公路赛(包括男子和女子),结论是,赢得冠军的车手中,25岁是个数据陡增的阶段,26岁的最多,而从28岁往后是缓缓下降的。然后调查更进一步,研究赛龄超过了10年的车手(编者注:应该算上了青少年俱乐部车队的阶段),数据是在26岁是陡增,28岁的最多,30岁开始是缓降。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结果,”ProCyclingStats 的负责人Bert Lip说,“有些年纪大的车手也许比过的比赛并不多,有些最具天赋的车手会因为伤病而提早退役。在调查范围是10年的前提条件下,这些事实因素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大范围调查的数据也许不准,但是从生理学理论的角度,数据是不会说谎的。“肌肉的质量在24岁的时候达到巅峰水平,”牛顿说,“而在24岁之后,VO2Max的能力每12年下降15%,肌肉的力量在超过30岁的时候几乎会持续下降。”事实上,在你20多岁的时候你会在10个方面达到巅峰水平,分别是:耐力、力量、灵活性、功率、速度、协调性、敏捷性、平衡、分子组成、无氧能力。
“冲刺手一般来说到达巅峰的年龄更加年轻一些。”退役车手Axel Merckx说。他现在是UCI洲际职业队Axeon Hagens Berman的经理。快伸缩纤维的肌肉的衰老会在心血管能力之前降低。马克·卡文迪什的职业生涯也表明了这一点,他在26岁的时候赢得了环法绿衫,同时赢得了世界冠军。在2011年环法之前的四年里他赢得了20个赛段冠军,而之后的四年里他只赢了6个。(心疼…)

在竞争激烈的车坛,总有年轻的车手后来居上。ProCyclingStats也统计了其他几位著名车手达到职业巅峰的年龄,车王Eddy,法比安·坎切拉拉是在26-27岁,5届环法冠军安杜兰、环意环法连庄史蒂芬洛奇、五大古典赛冠军罗杰·弗莱明是在27-28岁。

车王Eddy的大环赛名次
这些数据表明了大环赛车手达到巅峰的年龄和古典赛车手相比不会有太大差别。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验。“你过去比赛的经历会帮助你达成梦想。”Axel Merckx说,“一年又一年,你都在比赛中增长见识。为了实现最终的梦想,你必须明白你应该做的事,不仅仅是要知道比赛中该呆在大集团中的位置,还有在人生中的位置,在团队中的位置。”
牛顿表示同意,说:“团队合作和团队战术在公路车竞赛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经验、动机、信念甚至是运气——在合适的时间呆在合适的车队里,都是至关重要的。公路车比赛是极少数竞赛中团队协作能比个人能力更有决定性作用的竞赛。”
大器晚成者
迄今为止,年纪最大的大环赛黄衫得主是克里斯·霍纳,他在41岁的时候赢得了2013年环西冠军。他算是一个特例,不受规则影响。牛顿说,“总会有特例的车手,在科学逻辑上已经衰老的年纪拿下冠军。”
对于读这篇文章的你们来讲,你们比三年前的霍纳更有希望。个人巅峰能力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代表你的能力就会衰退——除非你已经达到你的巅峰,否则你就应该有提升的空间。
“你骑的越多,就越厉害。”Merckx说道,“如果你是一个入门菜鸟,以前从来没骑过车,但现在开始刻苦训练,你在两年内的进步会极其迅速,但在两年后,再想要进步就举步维艰。”
牛顿提到了10000小时理论——在任何一件事上,你只要花了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你就能达到巅峰。这在自行车训练上也同样适用。“如果你年纪轻轻就开始训练,你也许要花15年的时间转为职业车手。如果你开始的比较晚,也许成为不了职业车手,也许永远也不能成为大神,但这不是你不追求进步的理由。即使你的年龄超过了40岁,你也不应该放弃,只要努力,永远都会有希望——如果你在赛事旺季走进了英国曼切斯特的场地车馆,你会发现里面业余比赛不断,而获胜者,常常是六十多岁的老者。花甲之年赢得比赛,正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不比那些四十多岁的车手强壮,但他们知道怎么去赢。”
而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有氧能力的下降速度远没有无氧能力下降的快。在业余车坛,无论年龄如何,你只要肯骑肯训练,你就能越来越接近你的巅峰,而年轻的车手也不一定能超得过你。“年长的车手很少会缺乏耐力。事实上年纪越大,你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柴油机’,省油耐久。”退役车手丹尼尔劳埃德这么说。
所以,去骑车,去训练吧,寻找你自己的巅峰。记住,即使你的年纪比那些职业车手还大,那也不是你不变得更强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