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吹不黑,我认为这是一篇深度好文,相信看明白之后你会有不小的收获。
这届环意总冠军的争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表哥弗鲁姆和迪穆兰之间的斗争。
有趣的点在于:表哥自从出道以来,就没碰到过这种计时赛比他强,爬坡也不比他弱的车手,但是除他以外整个职业车坛都对此有丰富的经验,现在终于轮到他尝尝苦头了。
迪穆兰的能力还在不断被挖掘,谁都不好说他能走到哪个地步,但是表哥恐怕已经到顶,再加上两人的年龄差距,这次环意后者一不小心就可能栽在年轻人的手里。
《赛车总动员》在大多数人看来,不是一部好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太现实了。
在我看来,电影结局甚至比致郁系列的片子还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阴影。已经不在当打之年的主角输给新生代之后,整部电影都在想办法超越赛场上的新生代,好找回属于自己的霸权。
但是最后关头临门一脚的时候,闪电麦昆居然硬生生的放弃眼前的机会,选择服老,认输,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excuse me?人只要年龄稍大,再怎么奋斗都得被年轻人碾压的意思吗?
我们现实里面已经过的够辛苦了,好不容易看个电影向往一下美好的生活,还要这样给我们当头一棒?
这更是会让咱产生出一种:“面对时代的浪潮我们再怎么挣扎也只能选择被拍死在沙滩上”的观感,实在是糟糕透了。
当中有一句台词我久久不能忘怀:“我问我的叔叔,什么时候应该选择退役?他说,年轻人会告诉你的。”这句话既现实又残酷。
事实上,当新生代涌现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力量无人能敌,前辈们不选择让路,也只能被拍死在沙滩上,晚节不保。这个项目的佼佼者会感受到,当年他击败的那些先辈同样的痛苦,以前他是新生代,现在,位置互换了。
自行车运动,同样是如此。
环意大利自行车赛,这场百年赛事即将展开新一个赛季的争夺。作为三大环赛的第一站,各支车队都想要在环意上取得开门红。
2017年环意,太阳网车队的荷兰车手迪穆兰卫冕总冠军,这是他人生第一个大环赛总冠军,也许这也会是他统治时代开始的号角。
就好像当年弗鲁姆以摧枯拉朽反反复复之势击败一众高手,夺得环法总冠军,从此让其他总成绩车队畏缩在天空车队巨大的阴影之下一样。
而赛前大热门,意大利本土车手,巴林美利达车队的尼巴利仅收获第二。
尼巴利是谁?三大环赛大满贯车手,西西里鲨鱼,真正的机会主义者。像嗜血的鲨鱼一样,但凡闻到一点腥味立马就会发动致命一击,所以他在竞争激烈的古典赛上也有非常耀眼的战绩。
即使是他,面对年轻又强劲的迪穆兰,也没有找到任何几乎反超。当然能站上大环赛的领奖已经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荣誉,不过对于尼巴利这样的现役唯一的大满贯得主来说,亚军或许并不能他自己满意。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迪穆兰先是出人意料的在环意击败金塔纳和泥巴利两位四大天王,后又在世锦赛的个人计时赛上,击败所有参赛的计时赛高手,包括弗鲁姆和托尼马丁等强敌,拿下属于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托尼·马丁又是谁?曾经的计时赛王者,德国人的总成绩希望,卡文迪什同时代的顶尖车手,当时他们还在HTC车队的时候,一个专攻总成绩,一个专攻赛段冠军,简直是车队的两把利刃。
可惜如今都不得不服老,给年轻人让路。托尼马丁离开效力多年的古典赛梦之队快步车队,去了俄罗斯人的喀秋莎,实在是看不出他在这支车队能有什么新的企划。
而卡文迪什被年轻的加维里亚“以下克上”之后,黯然离开快步车队去到达科,如今也是在走下坡路,甚至有流言传这位冲刺天王今年都打算要退役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谁都不能比一辈子的赛,骑一辈子的车。特别是在顶级职业赛场上,你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爬坡开始吃力,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
到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退路了,一个顶级的运动员,职业车手,如果没有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那么一旦在赛场上失去优势,他就会变得一无所有,体育史上已经有无数例子为我们证明了这一切。
人生数十载,每十年都是一次大变革。我们不能在30岁选择做20岁的年轻人做的事情,因为这样迟早被淘汰。也无法在20岁选择做30岁的事情,因为你还没有这个能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没推过来的时候,职业车手也好,普通人也罢,我们就应该上岸寻找新的出路,成为新的“后浪”。
你是前浪还是后浪?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火力聊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