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卡威之王回归到环意,已经又过去了一个月时间。而再次占据媒体版块之前,安德烈·瓜尔蒂尼沉寂了几乎两年。这不是属于意大利冲刺手的时代,即使代表人物维维亚尼也饱受质疑。聚光灯的璀璨周围是更黯淡的暗影。在大小车队中权衡,时隔六年再次站上环意起点,意大利人向我们展示了二线冲刺手,也是主车群中绝大多数冲刺手们,在生存和渴望荣耀夹缝中的职业生涯。
两个单站和冲刺绿衫,这是瓜尔蒂尼第七次兰卡威之行带回家的东西。进项远不如从前多,两场胜利能否再次称王也有待商榷,但这些都是次要的。两年起伏,重回顶峰。终点线前向着天空张开双手,没什么能比这一刻更令人兴奋。
“天气超热,我在这比过七次,这次绝对算热天气。但我的车队棒极了,大家全力支持我,让我省下很多体力。”
坐在领骑网的镜头前,瓜尔蒂尼用手指太阳。尽管指的方向只有天花板,胜利的回味让冲刺手以为自己还在赛场。
“最后2、3公里卡位是关键。每个冲刺手都有自己的特点,你没法按别人的套路来。作为纯血冲刺手,我必须保证充足体力进入最后500米,避免之前太激烈的对抗,那会消耗掉我最后卡位冲刺的体力。”
“每个冲刺手对比赛最后几百米的处理都不一样,比如克里斯托弗,他就能在风里顶很久。他想赢的条件跟我完全不同。”说到克里斯托弗,瓜尔蒂尼依然耿耿于怀。如果不是这个名字,他的赛季首胜会来得早些。
环阿布扎比首个赛段,瓜尔蒂尼和队友布莱西亚尼各自为战。布莱西亚尼最后关头线路被挡,瓜尔蒂尼机智地选择了伊万和广告板间的空隙超出——几乎战胜状态火爆的欧洲冠军。
不是一次胜利,但那个第二并非毫无意义。
即使从马来西亚拿到再多胜场,车队们对这些胜利的价值还是持保留态度。这种态度源于亚欧赛场含金量的差别,同样级别的洲际赛事,发车名单让这些赛场再次分化。
“你在欧洲和亚洲处理比赛的方法完全不同。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车手数量,在这每队只有六人参赛,和允许派出八、九人的骑法没法比较。再就是虽然冲刺拼得很凶,但最后1公里的节奏完全不同。”
这就是区别。环阿布扎比是一场囊括所有冲刺大牌的较量。以及他们的火车。航拍让一切细节无所遁形,包括肉眼可见的推高配速和严密控场。
“世巡赛车队控场时,比赛最后15公里就会变得很快,这边最后5公里才会进入那个速度。这种差异也存在于欧洲不同级的比赛中,在顶级赛事比如环意,25到20公里就要全速推进,在这最后5公里才需要认真起来。你需要科学分配体力,如果在最后1公里前耗尽那就什么都完了。”
虽然遗憾,但正是环阿布扎比的亚军让瓜尔蒂尼对自己的冲刺能力重拾信心。这是与自己实力相当、或者更强的对手硬碰硬,才能得到的信心。用车手的话说,还有腿。当然自行车的奥义远不止于绝对功率。所以瓜尔蒂尼来到兰卡威,找寻另一些失掉的东西。
“对冲刺手来说,总是不赢会让你失掉在冲刺中的自信。只有这种自信能让你从最后几百米拼抢中胜出。如果太多次失手,那绝对是出问题了。胜利则会让你的比赛头脑越来越清晰——该往左还是向右,什么时候该跟在谁后面,该向前移动还是蹲等机会。你会越来越清楚怎样做才能第一个冲线。”
“冲刺是件很奇妙的事情。”镜头前,瓜尔蒂尼用手势比划出一个渐进的效果,最后握住。一切都在于对时机的把握。
“有时候你只做错一点点,就会掉出前十。可能只有一秒失误,就会陷入大麻烦,卷进第一赛段那种摔车。那天入弯前100米,我跟保罗说我们待在最右边,几秒钟后左边就发生了摔车。对冲刺手来说,没什么能比在最后时刻躲过摔车更要紧了。但这种事情你没法预测。”
不过也不全是在碰运气。
“当你看到一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对抗超级激烈,宁可选择绕道。这边有几个赛段终点设计很复杂,要时刻提醒自己呆在安全位置。有时你甚至需要减速,在一些通常需要加速的地方,为了躲避摔车。”
“很多车手不懂这些。或者说,在职业赛场度过这些年会让你想得更多。”2010年,20岁的瓜尔蒂尼以试训生身份加入威廉车队的前身,ISD – Neri。“这是现在的我和七年前,成为Pro前比,最大的变化。现在的我学会了减速,改变线路,躲避可能发生的摔车。”
减速不意味着冲刺会迟到。
“是这样,混乱过去后反而能找到更好的冲刺位置。有时候你需要放弃一些——为后面更好地得到。”
尽管有许多心得,冲刺手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今年是他第三次站上大环赛,第二次站在环意的起点线上。“总算是。”说到这件事,瓜尔蒂尼罕见地打断记者,用一脸期待的微笑。
上次早在2012年。在阿斯塔纳四年,UAE一年,两支顶级世巡赛车队,却只将他送上大环赛两次。
“大车队里这样的情况很平常啊。世巡赛车队有各自的定位和大目标。像阿斯塔纳,赛季最大的目标永远是大环赛总成绩、奖台。我这样的冲刺手几乎不可能进入车队大环赛阵容。”
和多数车手一样,即使情况不利,他还是继续留在世巡赛车队。这是一纸更为稳定的合同,况且也会有些不期而遇的机会。
“他们让我去过一次大环赛,那是2014年环西。赛前我状态超好。”2014年8月7号到11号,短短五天时间,瓜尔蒂尼在两场比赛砍下三个单站。那是著名的Eneco Tour和环丹麦,他用世巡赛和最高级别洲际赛事的胜利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赛场。但比赛开始后事情就不一样了。“我状态掉得很快,因为之前实在赢得太多。而那一年的环西又只有两个正经的冲刺赛段。第一个我掉队了,第二个我摔车了。我的环西就这样结束了。”
“世巡赛车队里就是这样,你要用成绩自己争取地位。”在说到争取时,瓜尔蒂尼用到fight这个词。“这是我今年更换车队的原因。是的,因为我想去环意。巴迪亚尼能保证我站在环意赛场上。”
2014年的环西属于法比奥·阿鲁,阿斯塔纳带了一票爬坡手为GC服务。瓜尔蒂尼像一枚陪衬,车队默许他自由发挥,实际上就是让他碰碰运气。对于需要车队服务的纯冲刺手来说,单兵捡漏是天方夜谭。
巴迪亚尼让他不再面临这个窘境。“我的带冲是保罗·西米翁。他功率很高,很快,比我更擅长前期对抗。但就最后冲刺来说,我比他更快——他能进入前十,我能冲赢,这是个区别。”
事实上西米翁也不差,第二天在炎热的二百公里尽头拿到第三,整场比赛也有三次前十入账。但就像瓜尔蒂尼所说,为了车队胜利有更合适他的位置。“他的冲刺距离比我更长,大概有6/700米,今天他就是从600米起脚,在最后200米将我带到一个绝佳的启动位置。”
除了火车阵容上的支援,巴迪亚尼还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张“环意备赛功课表”。
“兰卡威后我会训练一段时间,然后比环克罗地亚,是对环意很好的热身和铺垫。”
“比赛排得不太满,间距也不太大。每一个多日赛后都留出时间恢复、训练和调整状态。想要拿理想的成绩,这一点特别重要。太多比赛会让人失去状态,只有遵循“比赛、休息、训练”这个循环,才能保证状态良好。这种循序渐进会让你的状态越来越好,在五月环意时达到巅峰,才可能在面对最强的对手们时交出好答卷。这是备赛大环赛的方法和节奏。”
但完善的准备和车队支持并不等同于胜利。它们只能让天平向好的方面倾斜。而对比世巡赛车队的阵容厚度,职业洲际队为主将提供的支持极度有限。虽然环意的爬坡让许多冲刺手知难而退,外卡车队想讨一个胜利依然谈何容易。2017年环意,快步车队为加维里亚的首胜拉断整个集团,创造整支车队在比赛最前方TTT的奇景。其他世巡赛车队都束手无策……也许该把目标放低一些?比如复制阿布扎比的成绩单。
“但是第二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啊。因为第一次环意我就拿到了赛段胜利,再拿第二意思就不大了。”
“冲刺手只想冲赢。”瓜尔蒂尼说出是全天下冲刺手的想法,无论职业与否。
“第二是个很好的成绩,但那仅仅是对我的车队、队友、车队经理而言。阿布扎比过线后每个人都很高兴,除了我。因为只有我知道,那一刻,我真的有能力获胜。当你知道你其实能赢,但没赢的时候,是高兴不起来的。”
因为你自己知道,和胜利间的距离只有那么一点点。
“是的,这就是自行车最要命的地方。你说这是它的魅力也好,残酷也罢,就这么一点点差距,让你屈居第二,让你成为失败者们中最快的那个。”
“第一和第二间的差距可能微乎其微,但冠军和亚军间的区别是天壤之别。总之,如果你尽了全力,输掉就也心服口服;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本来能赢,没赢是因为某些失误……这和前者的感觉全然不同。”
“冲刺那一刻你不会想那么多,也没有时间去给你想。自信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你的比赛状态、身体状态、在冲刺中的位置、队友的支持,这些才是左右比赛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后记:记者发稿时环意两个平路赛段已经过去,瓜尔蒂尼状态崩盘,不仅离获胜遥远,进入最后的冲刺都成了奢望。环克罗地亚时低迷的状态对这个情形早有预兆。而今天起环意班师本土,爬坡加入将让局面更不可测。好不容易找到新起点的冲刺手能够完赛吗?车队倾全力支持是否又能让他在比赛后半程回暖。车轮不断向前,时间会带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