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2R的Factor Slick,全队都用上了CeramicSpeed大鸡腿,当然对于有赞助的pro们来说这已经算是常规操作了。
充满杀气的双斧logo。HBA所采用的碟轮似乎是开口版,配上号称市面上滚阻最低的开口胎,不知到底能省下几瓦。当然Hagens Berman Axeon也的确为我们带来了非常亮眼的表现,顶着莫克斯名头的他们没有让车迷失望。
仔细看,海曼的车上是一只Pro出品的后封闭,而身后的亚当·耶茨则使用了LightWeight Autobahn。
英孚教育车队这三台TT车用了三个不一样的码表座——毕竟休息把设定大家都不一样,间距难以统一。最右这台用了一小节碳管,两头打磨之后钻孔用扎带固定在两根休息把之间,上面捆着佳明自带的塑料小底座。中间那台用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塑料码表座,远处那台的码表座则是3T出品,笔者还从来没有见过。
不得不提一下这支车队依然任性的脚踏选择,一半人放心大胆地用上了佳明vector 3,另一半人仍然信仰SRM神教,搭配Dura Ace脚踏。
在好几个车队的车手脚上都看到了这个材质的鞋套,乍看很像翻毛皮,据说更快更透气,当然也更贵。
路过美国车队Holowesko的热身区,偶遇传统把教友。小弯把横行的今天这样的设定真是一股清流(误)。
你们萨的Shiv TT,加长轴心DA脚踏瞩目。
又是HBA,TT日全员都换上了sub6+鞋套+气动袜,真是给足了闪电面子。不知道这个38km的ITT用了这套装备有没有真的快5秒,但是Mikkel Bjerg的表现不愧贵为前世青赛ITT彩虹衫。
Holowesko是唯一一支选择用滚筒台热身的车队。
热身时被排在海曼和梅兹格奇俩大个子中间,更加显得尤安只有一丁点高了。这位165cm的韩裔澳大利亚车手的休息把都快安到夹器上了。
在Rally队车车顶发现的一台备用车,在WT赛场上没有使用电变没有使用顶级套件的车反而是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