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多菲内、环瑞士、环斯洛文尼亚,环南法,六月的预备役们正在像环法本尊一样逐渐引人瞩目。这些模拟考的意义对七月有多大?为什么有人六月成绩好,环法却隐身?为什么有人没比环意,六月却又不比赛?六月赢家未必能锁定七月王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而另一方面,六月登上领奖台的各位也未必都在剑指环法——
争取杆位型
这是一个心累的分类。抱着这个目的参赛的车手通常来自人才济济抓马多的车队。强劲实力让他们在大环赛场所向披靡,但多张牌可打的另一面就是不知打哪张最好的尴尬。比如天空,比如托马斯;比如移动之星,比如金塔纳、兰达。
要命的控车技术让人们记住G,杰兰特·托马斯的形象塑造显然有点问题,多次在天空车队录制的场外花絮中成为队友搞笑的众矢之的。但这不妨碍英国人担当总成绩“B角色”——很多年。虽然每年休赛期都在媒体头版诉说着想争取一次属于自己的总成绩,环法临头G的副将工作还是做得兢兢业业。不过今年他的机会来了。

托马斯拿下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胜利,环多菲内总冠军。首先要感谢车队,像BMC和波特在环瑞士中锁定胜利一样,天空拿下35公里团队计时赛一胜,让托马斯的GC排名直接上升到第四位。之后逐赛段上升,在亚当·耶茨状态重回巅峰的那一天,托马斯顺利登顶——除去TTT一场没赢。
“这是一支环法强心剂,”G在赛后采访中说道,“我们总是能控场,不被牵着鼻子走。我们以车队为单位齐心协力地比赛,这就是天空车队的优势。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环法中贯彻这样的做法。”是一句实话,2012年的弗鲁姆面对维金斯深有体会。

天空车队连续八年参加多菲内,赢下其中六场。这六分之四的时间里,天空在同年赢得环法(2012,2013,2015,2016)。现在托马斯将这根指向标握在手中,在弗鲁姆环意消耗、环法即使出场成绩有效与否后续存疑的情况下,G很可能将迎来他一生一次的机会。
移动之星的赛场分割从冬训起就牵动人心,总的来说就是不能分割——三位主将全部表示剑指环法。为了避免尴尬局面发生(能有多尬参见2009的阿姆斯特朗和康塔多),三人要用六月赛场先分个高下。为了避免尴尬局面提前发生,巴尔维德选择环南法,顺利赢下总冠。在被“不敌波特”新闻标题大幅刷屏的第二天,金塔纳在Arosa的山顶终点举起双手。

而这是他赛季的首胜,来得相当是时候,将为哥伦比亚人带来至少在环法发车线上不输于巴尔维德的位置。兰达是蛋疼的,除了双海一胜赛季无所斩获,环瑞士基本全程坐在领先集团的…后方,看不见前方发生了什么更别提回应进攻。只能在环法发车之后寻求翻盘机会。
不得不说的是移动之星这几年的操作一直让人看不懂。今年三主将,去年则是金塔纳连比环意环法两大环赛,理由居然是“车队发现我在一年中第二个大环发挥好些”……2017赛季金塔纳喜提环意总成绩第二,环法总成绩第十二。“第二个好些”,嗯…以上。
醉翁之意不在环法型
2015年底里奇·波特带着环加泰和巴黎尼斯出走天空,为了寻求总成绩榜上的个人位置(托马斯羡慕地看着)。而他成功了,2016年身披BMC战袍拿下环法总成绩第五,对于任何GC车手这都可圈可点。2017年下坡严重摔车让屏幕前所有人为他捏一把汗。这是可能终结职业生涯的一摔,所幸塔斯马尼亚人在2018年澳大利亚国家锦标赛实现回归。这是艰难漫长的重回顶峰,在BMC强悍的TTT支援下,波特做到了。这个背景下,波特将环瑞士的黄衫称作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胜,也就没什么好意外。

“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我认为仅把它称作‘环法预备役’是不够尊重的。这个赛事本事就意义重大。”你可以说他是因为赢了才故意夸大环瑞士的意义,就像卡文迪什经常做的那样“我赢的比赛都是重要的,我没赢说明那是小赛场”,但那毕竟是一个顶级GC和爬坡手们pk状态的世巡赛场。而随着赛季过半,车队并没有好消息传来,BMC的分崩离析也许是在所难免的结局。寻求新合同时一周赛胜利可能比大环赛高排位更有用。当然波特还要表示一下他在环法前还有提升空间,“我已经为环法做好了准备。在这比得很好,但我状态还没到顶。我为即将来临的七月感到兴奋。”

实际上单从备赛角度出发,很多车手会跳过多菲内和环瑞士——因为它们距离环法,尤其距离七月下旬那些真正有威胁性的魔鬼爬坡实在太远。波特全力出击,拿下总冠,然而表示他并不在赛季peak。行吧,让我们看看他环法怎样。别忘了波特已经33岁了。
没赢但是证明我很强型
阿斯塔纳的春季是瓦尔格伦成就的,尼巴利和阿鲁(尤其后者)的离开对这支车队绝对是件好事。送走了连年没有作为的意大利国家冠军后,阿斯塔纳多战线开火,除了瓦尔格伦赢下两个单日世巡赛场,从前的顶级副将们开始展现兑现个人天赋,Lulu桑切斯、福格尔桑和洛佩兹组成阿斯塔纳爬坡的三驾马车,拿下各种多日赛的五个赛段。车队到现在已有十五胜,已经超越去年全年胜场数,很懂自行车。估计维罗库诺夫眼泪哗哗的,解散烟雾弹没白放。
福格尔桑2017年赢下环多菲内,今年这场比赛没在他的赛历上。33岁的丹麦人选择参加环瑞士,上来遭遇开门黑——阿斯塔纳在21支参赛车队中获得TTT第20。意味着首个赛段后,福格尔桑比最终获得总冠军的波特落后1分18秒。丹麦人耐心地弥补上这个差距,七赛段跟在金塔纳身后22秒完赛,ITT在GC手中骑出最好成绩。最终落后波特1分12秒站在领奖台第二位,如果不是车队灾难性的TTT,这个冠军是他的。

“这是一个很棒的结果,让我在想起环法时多了很多信心。”福格尔桑对这个成绩很满意,“去年我赢了多菲内,今年得到环瑞士第二,说明我是在正确的进度上。”
环瑞士的冠军对环法指示意义并没那么大,实际上,上一个同年赢得环法的环瑞士冠军还要追溯到2001年的阿姆斯特朗。所以相比波特自称半血夺冠,福格尔桑背着队友给的锅实力第二可能意义来得大些。“你可以尽可能全面地训练,但能拿个成绩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英孚教育的乌兰给出类似说法,哥伦比亚人在环斯洛文尼亚中拿到一个赛段和总成绩第二,“如果六月这些比赛你比得不顺利,再去追备赛进度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些比赛重中之重的含义是让人安心,告诉你准备环法的路子是正确的。”
我是大佬无需证明自己型
比起上述,有些人则是不用吃这颗定心丸的。比如“三主将”之一的比赛狂热分子巴尔维德,和巴林美利达主将文琴佐·尼巴利。
现年38岁的巴尔维德在环南法赢下一个赛段和总冠,这个赛场选择对他来说只能算意思意思,说不上严阵以待的状态检验。赛季十一胜,巴尔维德打下移动之星半壁江山,再没什么他需要去证明。唯一的不安因子是去年环法首站摔车退赛,但这对于身经百战的巴神构不成任何阴影。
“胜利给你信心。”巴神面对记者说道,“但你有时不需要赢就知道自己状态足够好。”……给大佬下跪。

三月拿下米兰圣雷莫的尼巴利在四月后就没参加比赛,六月份终于再次出山比了一个多菲内,全程基本呈消失状。但他的车队对此并不担心,经理布伦特·科普兰(Brent Copeland)表示一切都在计划内,“目前没有警报信号。文琴佐准备得不错,备赛进度按计划进行。文琴佐知道自己要在七月下旬有所表现,而不是六月初。”

尼巴利在多菲内的表现的确向来一般,即使在他赛季目标只有环法的情况下,2015年也只拿到总成绩第十二。而在他夺得环法冠军的2014年,多菲内总成绩仅是第七,没有胜场。各人有适合自己的套路。
环意后在家歇着型
准确地说他们也没法干别的了,如果希望在环法到来时还有腿。环意前两名在激烈的五月后都处于休整状态。弗鲁姆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一举两得,同时尽量避开了舆论对他环法的讨论。迪穆兰仅参加了锤子赛在荷兰林堡的第一个赛段,毕竟比赛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自行车公园。两次环意证明迪穆兰需要一支更好的队伍;弗鲁姆有一支太好的队伍,急需的是一位好律师。

还有个别新建的队伍用六月来磨合状态,丹·马丁拿下加入阿联酋航空后的首胜。这个多菲内的山顶终点对他和车队来说意义重大,“我们经历了好一段互相调整和适应的时期,这次胜利是每人辛勤工作的回报。”
而真正的考验在一周后即将来临,伤病消耗、横风雨雪,各种意想不到可能会让从冬训开始的努力瞬间付之东流。幸存者需要运气,胜利女神将站上的肩膀,注定伤痕累累。
(赛后采访来自Velonews或车队通稿)